音視頻課:【育兒解惑】孩子出現(xiàn)不良習慣,父母應該怎么辦?


作為一個寶媽,你時否時常會有抓狂的沖動?比如吃飯這件小事,我們與家中那些小惡魔的對話模式常常是這樣的:
-“寶貝,吃飯啦。哇,好香,看,好多好吃的!”
-“不,我不想吃,我還要玩!”
-“小孩不吃飯,就長不高,身體能量就不夠,就沒力氣玩啦!”
-“不要!”
-“來嘛,寶寶最乖了,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寶寶!”
-“我不!”
-“這可是媽媽辛苦做的,你不吃,媽媽會傷心的!”
-“我在跟你說話,你聽到?jīng)],再不來,我就生氣了啊!”聲量提升三個度;
-“跟你好好說不聽,非得發(fā)脾氣!”聲量提升六個度,老鷹捉小雞般抓過來;
-“快吃,不然揍你了!”聲量提升八個度;
-“我不要吃蘑菇!”“我不要吃豆腐!”“我不要吃肉!”……
啊!砰!筷子狠狠摔在桌子上又彈起來……
“不吃,不吃,這不吃,那不吃,滾!不吃算了,餓死算了!”
有人可能會說,孩子不想吃飯就不吃唄,餓了自然會吃!
但媽媽們搞不懂,為什么那些孩子永遠都是不餓的!一天好像什么也沒吃,就是不餓。然后長得皮包骨頭,抵抗力差,長不高……看到這些問題,媽媽們是很少能理智的,無論如何,都得讓孩子多吃!
這只是媽媽界煩惱的冰山一角。各位媽媽每天要在無數(shù)件事上,完成從“神仙媽媽”到“巫婆媽媽”的華麗轉(zhuǎn)身。
吃飯討價還價、寫作業(yè)開始拉鋸戰(zhàn);沒完沒了的買玩具;吐口水,說臟話;打人了;被打了;坐不住,跳得人頭暈目眩……
每次各位寶媽都會被氣得張牙舞爪,形象全失。但幾乎每位媽媽在發(fā)完脾氣后,心里又會很內(nèi)疚:
我怎么能這樣呢?這樣會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?孩子會不會很傷心?好像一開始就是我態(tài)度不夠好!孩子以后會不會也變得脾氣暴躁?我處理問題的方法好像不對,怎么辦呀?我應該怎么做才是對的呢?孩子的這些問題,是我的原因造成的嗎?……
吁……只想說,心好累!
來來來,各位寶媽別緊張,讓資深家庭教育專家王春玲老師告訴你,面對孩子生活中的種種行為習慣問題時的正確打開方式。

上一篇:10—18歲青春期子女家長必修課
下一篇:孕期必備知識寶典,42節(jié)孕期必備攻略
版權聲明:本站所有課程及人物版權歸課程主辦方或主講人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